|
四眼井位於馬公市中央老街的最北端,建立於明代初葉(西元1592年),正式名稱為『四穴井』或『四孔井』 |
|
;已列為澎湖的三級古蹟。 |
|
早年澎湖人的民生用水(包括飲用水)都取之於井泉,因此在還沒有自來水之前,四眼井一直都是今馬公 |
|
中央街北段居民最重要的生活水源。當附近的街市形成之後,汲水人數不斷的增加,人們於是利用貿易帆 |
|
船由福建帶來的花崗岩板(俗稱為「壓艙石」),搭蓋在井面上做為汲水平臺,並且在臺面上留設四個取 |
|
孔水,來因應多人同時取水的需求,及維護汲水的秩序。日治中期(約1930年代以後期)馬公市區有了自 |
|
來水設施之後,市民都習於使用自來水之後,四眼井的洗滌功能才全面的式微。 |
| |
|
資料來源: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 |